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航空   213篇
航天技术   448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3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71.
The concept of the Global Electric Circuit (GEC)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 vertical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and coupling between the ground and ionosphere. Presently, ionospheric physic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electric fields and coupling processes in the polar and auroral regions, whereas in other areas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nd and ionosphere usually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Regional processes exist, however, that are able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EC parameters and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to create plasma density irregularities of different scales within the ionosphere. One such source of ionosphere modification is air ioniz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active tectonic faults, which takes place due to increased radon emana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cess of local modification of the GEC and corresponding ionospheric variability due to tecton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72.
大气行星波对LF和VLF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最大熵谱估计方法,对1985-1987年三个冬天,在东半球(20°S—65°N、13°E—141°E)白天观测的LF和VLF电波相位、幅度、卫星观测的Ly-α射线通量及高纬上空的行星波活动等大量资料,进行了熵谱分析。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1)LF和VLF电波的相位具有2—2.2天、3—4天、6—12天、12—20天、20—32天周期范围的行星尺度扰动.Ly-α射线辐射通量主要具有20—32天周期范围内的波动.(2)发现在中纬地区冬天观测的LF电波幅度大的扰动与高纬60°N上空观测的行星波H_1的变化规律非常一致. 波形结构的主要峰和谷几乎完全对应,仅在时间上前者约滞后3—4天.计算给出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65—0.85之间.根据观测事实和谱分析结果对比,作者认为LF和VLF电波相位、幅度周期在20天以上的扰动主要受太阳Ly-α辐射通量变化的控制.冬天其周期在2—20天范围内的扰动,主要受来自对流层和下平流层中激发的大气行星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Space Policy》2014,30(3):178-182
The space sector gathers together people from a variety of fields who work in the industry on different levels and with different expertise. What is often forgotten is the impact and role of the current young generation. Their engage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undeniably today's young ‘space generation’ will be defining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pace exploration.Today's vision of future human and robotic space exploration has been set out in the Global Exploration Roadmap (GER). This focuses on sustainable, affordable and productive long-term goals. The strategy begi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and then expands human presence into the solar system, including a human mission to Mars.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today's youth within the space exploration sector and the challenges to overcome. To complete this perspectiv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survey made among students and young professionals about their levels of awareness of the GER. The respondents presented their opinion about current aspects of the GER and prioritised the GER's objectives. 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will bring a new perspective into the GER and a contribution to the current GER strategy.  相似文献   
74.
It appears virtually certain that humans will return to the lunar surface to stay and exploit the lunar resources. The only remaining question is who, when and how humankind will go there to establish a permanent lunar bas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a lunar base. It offers modelling options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planning the lunar base and its logistic support, and gives the reasons wh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ptions and forward planning should have a high priority now.  相似文献   
75.
基座与臂杆全弹性空间机器人的有限时间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基座、臂杆全弹性影响下,基于有限时间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系统轨迹跟踪以及柔性抑振问题.由于弹性基座与两柔性杆之间存在多重动力学耦合关系,此系统为高度非线性系统.将弹性基座与臂杆间的连接视为线性弹簧,利用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并结合假设模态法,推导出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奇异摄动理论的两种时间尺度假设,将系统分解为表示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和表示基座弹性、双柔杆振动的快变子系统.针对慢变子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名义模型的有限时间控制器,保证完成刚性期望轨迹跟踪.设计的积分式滑模面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比传统渐近收敛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对于快变子系统,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同时抑制弹性基座与两柔性杆的振动.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能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深空激光通信是实现深空高速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国外深空激光通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深空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若干启示,给出了深空激光通信的典型应用,分析了深空激光通信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深空激光通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中,通常所分配的测控资源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有限测控资源条件下微纳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以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为背景,采用"龙江2号"微卫星的轨道测量数据对其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龙江2号"微卫星只有USB轨道测量数据,且环月段测控资源相对紧张,每天有两站跟踪,共约3~4 h的轨道测量数据。首先介绍了"龙江2号"微卫星飞行任务及其飞行过程中影响测定轨的因素;其次给出了定轨的动力学模型,对微卫星地月转移段的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摄动力、动量轮卸载以及数据弧段长度的影响,给出了微卫星环月阶段所使用的定轨策略,并通过重叠弧段比较的模式,给出了微卫星环月段的定轨精度。研究结论可以为后续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8.
小行星探测科学目标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较好地保留了太阳系早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遗迹,小行星,尤其是近地小行星,已成为国际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小行星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探测方式,指出目前小行星探测已进入空间探测的新时代;总结了国际小行星探测的现状,包括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科学载荷配置,以及获取的主要科学数据等;探讨了未来小行星探测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科学问题,并对我国未来自主小行星探测任务科学目标的制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小行星探测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小行星探测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中国后续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中国探月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4号"于2019年1月3日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2号"月球车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至今,国际月球探测活动共实施126次,期间出现两个探月高潮。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两个航天大国之间的竞争引起第一轮探月高潮。20世纪末至今,各航天国家意识到月球探测的战略意义,纷纷提出月球探测计划并积极实施,月球成为各国争先探测的热点,掀起第二轮探月热潮。中国自2004年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共开展了"嫦娥1号""嫦娥2号""嫦娥3号""嫦娥4号"及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共5次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五战五捷",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与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续将继续开展以无人月球科研站为主的月球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